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19:08 点击次数:178
菲律宾官员极端反华终究酿成苦果,中方宣布制裁马科斯的一位心腹,明令不许他再踏入中国大门。那么,这位被制裁的官员究竟做了什么?这一措施又会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?
7月1日,中国外交部宣布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,禁止其入境中国大陆、香港和澳门。制裁的理由很明确:他在涉华问题上的恶意行径已经严重损害了中方利益,也破坏了中菲关系。
资料显示,托伦蒂诺并非无名之辈。他是菲律宾现总统马科斯的亲信,是推动多项对华不友好政策的主要推手之一。他在2019年到2025年任参议员,2024至2025年更担任参议院多数党领袖,2022至2023年,则是参议院蓝带委员会主席。可以说,在菲律宾政坛中,他不仅地位重要,而且影响力广泛。
而让他引发争议的,是去年11月菲律宾通过的《海洋区域法》——这部法律看起来是在搞海洋管理,实则是借助国内立法,试图把2016年南海仲裁案的结果坐实。要知道,南海仲裁案的所谓裁决,本就是中方拒绝接受的非法产物,菲律宾却试图将其写进国内法律框架,这就触碰了中国的底线。而托伦蒂诺,就是这部法律的关键推动者。
除此之外,托伦蒂诺还不断炒作所谓的“中国间谍论”。今年4月,在参议院的听证会上,他公开指责中国驻菲大使馆与菲律宾一家市场公司签署协议,借此在中期选举期间进行宣传,干预菲律宾政治。这种毫无根据的指控,显然是出于政治动机,目的是在选战中为马科斯阵营拉选票。
中方对此明确表态:菲律宾个别政客出于一己之私,刻意挑动对华情绪,严重伤害了两国关系。既然如此,中国不可能视若无睹。因此,制裁托伦蒂诺,不仅是对其个人行为的回应,也是在向其他类似人物发出清晰信号:任何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,都不会没有代价。
托伦蒂诺被制裁后,菲律宾国内反应呈现两极分化。部分反对党人士批评他“将个人政治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”,导致中菲关系受损;但亲美势力借机炒作所谓的“中国威胁论”,试图煽动民族主义情绪。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发言人明确表示,制裁措施完全正当合理,菲律宾政府应认清形势,停止为反华势力站台。
至于影响,则要分两个层面。其一,从对马科斯政府的直接影响看,托伦蒂诺虽然现在是“前参议员”,但他是马科斯阵营的核心人物。虽然中方没有点名马科斯,但意图已经非常明显:中国的耐心正在减少,如果菲律宾继续在南海问题上激化对立,下一步可能会制裁更高层级的官员。
其二,对菲律宾政坛气氛的影响不容小觑。在当前中美战略博弈的背景下,菲律宾试图在中美之间搞平衡,但某些政客却频频挑战中国底线,拿中国当靶子博取民意。这种做法的短期效应是政治得分,但长期来看,可能导致菲律宾在外交上的孤立。
与此同时,这次制裁也体现出中国在应对周边外交关系时手段越来越多元、反应也越来越迅速。不仅在南海主权问题上毫不让步,在涉外舆论战中也开始主动出招。过去,中国常常采取“息事宁人”的策略,但现在情况不同,一旦触及核心利益,态度变得果断且明确。这种态度也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:谁恶意反华,谁就要承担后果。
从这一点回看托伦蒂诺,他实际上不过是菲律宾国内某些反华势力的代表人物。他的行为代表了一部分人希望通过激化中菲矛盾,来谋取个人或政党利益。这种人一旦得势,就容易把国家外交绑上私利战车。而中国通过这次制裁,就是要把这种危险倾向扼杀在萌芽阶段。
至于中菲关系未来怎么走,还取决于菲律宾政府能否真正正视中国的关切,能否抛弃对抗思维,回到对话轨道上来。中方一贯主张和平共处、互利共赢,希望周边国家能与中国一起构建命运共同体,而不是做破坏者。
菲律宾政界能否从中汲取教训,调整对华路线,就要看马科斯及其团队下一步的表现。但无论如何,可以肯定的是,类似托伦蒂诺这种人,再想靠“反华立功”,混政治红利的空间,已经越来越小了。